找到妳生命真正的價值,然後沒有遺憾的活
2019年年尾,高以翔驟逝,36歲。
2020年春天,劉真辭世,44歲。
2020年夏天,三金影帝吳朋奉猝逝,55歲。
2020年秋天,羅霈穎告別,59歲。
2020年九月,小鬼黃鴻升離去,36歲。
同樣是2019至2020年,新冠肺炎襲捲而來,全球大量的感染與死亡,每天都有人離去。
這段日子以來,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,感受到生命的短暫與脆弱,但同時也感受到生命的重要與珍貴。
生命如此短暫,我們更該在來得及的時候,好好把握那些值得我們付出的人事物。
朋友的朋友Y,面對先生的言語暴力、情緒勒索、經濟控制,已經很長一段時間,但為了給孩子一個「所謂健全」的家庭,她選擇一再忍讓。直到有一天,醫師宣判她得了乳癌末期,從小到大一直是乖女孩的她,才真正醒悟:原來自己到生命的最後,都在為其他人而活;這麼短暫的人生,她卻幾乎忘記自己曾經放聲大笑過,甚至忘記一種叫做「快樂」的感覺......
生命如此脆弱,我們更該在充滿力量的時候,用心經營自己的人生,把精力投注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理想與熱忱上。
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分析報告,指出多數女性在有了伴侶之後,工作的表現和企圖心反而大幅度減弱。我明白在得到愛情之後,女孩子很容易把精神放在另一半的身上,甚至幻想著能夠與對方白頭偕老,做對方的賢內助。但事實上,我也看過另外一則網路研究,內容大意是指事業有成的男性,婚後比較容易對於沒有自我的妻子感到厭倦。
很多女孩會憤怒的認為:「不正是因為把青春用在你的身上,幫助你功成名就,讓你沒有後顧之憂,我才變成這樣子的嗎?現在你成功了,反而轉頭說我停滯不前、失去自我?」
但,女孩,當妳有這種想法的一開始,妳就錯了。因為妳從來不該把青春投注在另一個人的身上,更不應該把妳的自我溺死在婚姻當中。生命的每一個當下都是選擇,就如同前面的Y,當妳選擇為其他人而活,那妳就很可能會承受失去自我的苦。
成就自我的目的,當然不是要討好另一半,而是用心面對妳自己。無論結果如何,在事過境遷之後,至少妳知道妳曾經為自己努力過;不管成功與否,妳會覺得自己沒有白活。
親愛的女孩們,假設生命只剩下一個月,妳覺得自己有沒有遺憾?如果有,那麼為何妳現在仍然選擇留在這裡?為何妳覺得失去自我,卻依舊選擇為他人而活?為何妳欣羨著他人的成功,感嘆自己什麼都沒有,卻仍然裹足不前?
我很喜歡《俗女養成記》裡面的一句話:「親愛的陳嘉玲,妳是不是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,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,做夢又醒過來。而妳是不是也忘記,這輩子其實很短,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,討厭自己。」
親愛的女孩們,當妳真正領悟到生命的稍縱即逝,妳就會更清楚生命的可貴,那麼,妳又怎麼能任憑生命一再被踐踏、浪費?
2020雖然不平靜,但希望正在讀這篇文章的妳,能夠從這些感傷的事件中,找到妳生命真正的價值,然後從今天開始,沒有遺憾的活。